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 投鼠忌器{xml}amp;丁原的提防(1/2)

在西南战场,大汉帝国的防线其实可区分成西北、正北、东北和正东四段,其烈度以东北为最,正北次之,正东再次,西北最低。

东北防线的烈度最高,是因为它最接近鲜卑的腹地,所以首当其冲。

正北防线的烈度虽要低于东北防线,却没有差得太多,因为它面朝鲜卑此时最为强盛的氏族──拓跋氏的腹地。

依照这种地缘关系,西北防线的烈度应该要比正东防线来得高才对,可实际情况为什么会刚好反过来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鲜卑很清楚,他们不能让大汉帝国将东南战场和西南战场的防线连结在一起。

当两战场的防线连在一起,意味着漠南一带彻底落入大汉帝国的掌控,令其有了足够的战略纵深,只要前沿的防线没被攻破,大汉帝国的长城就是安全的。

这也意味着,大汉帝国驻守在长城亿万大军,可以适度地被抽调至前线。

要知道,能够常年驻守在长城的军队,可不是刚组建起来的新军所能比拟的!随便挑出一个都是能以精兵级的战力与精锐级的单位抗衡的百战精兵。

大汉帝国只要从中抽调个一、两成兵力至前线,鲜卑夺回漠南一带的可能便会下降一大半。

更重要的是,漠南一带很可能会因为大汉帝国的防线稳固的原因,导致其归属彻底变更,令大汉帝国得以将漠南一带的城镇领地从城级晋阶至县城、郡城,乃至于州城。

当大汉帝国在漠南一带有了县城、郡城和州城,将漠南一带所有的城镇领地串联在一起,形成上下统属的网络,并将道路什么的彻底铺开,使后勤补给获得进一步的保障,鲜卑要想夺回漠南一带,其难度将会是现在的百倍以上。

这便是鲜卑会在西南战场的正东防线派驻重兵,使其战场烈度居高不下的原因所在。

吕布三人镇守的城镇领地,位于整条防线的西侧,再往西走就是南匈奴的疆域,虽然不是防线的最末端,但也相差无几。

丁原为什么会把吕布三人安置在这里,而不是其它地方?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一提南匈奴那边的状况。

南匈奴自己割舍大片疆域,让大汉帝国得以从并州直接发兵攻打鲜卑,使双方有了合作的基础,而后从其祖地发兵,自西北方对鲜卑发动攻击,一举改变整个战场形势。

乍看之下,南匈奴与大汉帝国已经成了能够穿同一条裤裆的好兄弟,可实际上......

这些只是假象!

丁原很清楚,南匈奴之所以会这么做,最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沐云这个征西将军的威名太盛,让近在咫尺的南匈奴投鼠忌器,一时间不敢轻易地与大汉帝国争锋,声名在外的丁原也不是什么易与之辈,在领着实力强大,数量也十分可观的军队来到他们面前的情况下,由不得他们不做出这样的决定。

第二,因历史残留因素,相较于大汉帝国,南匈奴更加痛恨鲜卑。匈奴帝国的体制虽是被大汉帝国给打崩的,可人家是用一条又一条的人命,一刀一枪地花了上百年的时间,硬生生地拼出来的,而鲜卑那边呢?讲个难听一点儿的,都是偷来的!

在匈奴【弱肉强食,强者为尊】的观念影响下,会看不起鲜卑,并痛恨偷了他们的底蕴,然后倒打一耙,反过来侵略他们的鲜卑,可以说是相当正常的事情。

在这样的情况下,与其帮鲜卑挡枪,还不如站在大汉帝国这边,一起对鲜卑进行围殴。

换言之,南匈奴之所以这么做,还是以其自身利益为考量。

当大汉帝国在与鲜卑的战争中居于劣势,甚至与鲜卑拼了个两败俱伤,南匈奴不落井下石就已经谢天谢地了,别想指望南匈奴会出手帮助大汉帝国。

从匈奴帝国的体制崩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