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百八十三章 也是千亿(1/3)

沈淮除了要将浦成拉到跟东狮的同一条起跑线进行竞争外,言下之意还要直接叫停跟北汽的合作,蒋益彬、丁建国等人坐在那里也是面面相觑,脸色沉凝着,一时间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好。

蒋益彬看了李谷一眼,不知道他心里如何感想。

原野跟北汽虽然还没有达成最后的协议,但前前后后也谈了一年多时间,现在就轻易出声叫停。要是换了别人,只怕刚张嘴就要被指责得体无完肤。

北方汽车工业集团,作为国内排名第三的乘用车生产厂商,又是中央直属企业,多少省份眼巴巴的希望能与其此合作,希望能将北汽的生产基地引进到省内来。原野跟北汽展开合作谈判,也是多方面在进行推动,就算是李谷也从中做了不少的穿针引线工作——蒋益彬比丁建国要早大半年调进国企工委准备接李谷的班,对李谷为推动原野跟北汽合作所做的一些工作有所了解。

换了别人,要是刚上来担任省国资办副主任就叫停跟北汽合作这么重要的项目,大概等于将自己剥光了塞进马蜂窝里;只是有些话是沈淮说出来的,意义就完全不一样。

蒋益彬看李谷的神色如常,心想沈淮应该就叫停与北汽合作的事情,跟李谷有过沟通。

想到这里,作为国资办主任、党组书记的蒋益彬心里也泛起一丝被漠视的不痛快跟酸涩。

照道理来说,不要说他是国资办一把手,就是丁建国在调到国资办之前,已经在省经贸委副主任的位子干了好几年,资历都要比沈淮深,但很多时候都是没有什么道理好讲的。

赵秋华省长在淮海时,一力推动省钢集团发展,一度将省钢集团塑造成淮海的明星企业,到处当成他的政绩炫耀。

这几年省钢集团的发展速度也不算慢,除了最艰难的九八年,其他年份盈利都有两三个亿,但就是在梅钢的映衬下,就靠着省钢集团这点成绩沾沾自喜的赵秋华临了却落了一个平庸无能的评价,从淮海黯然退场——一个省长,确实不能就靠着省钢集团这点光环就自满。

梅钢九九年旗下仅上市公司梅溪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就达到六个亿,这个数据是对外公布的,是公开可以查询、核实的,然而梅工股份旗下的炼钢、炼化产能,仅仅只占梅钢整个炼钢、炼化体系20%-25的样子%,外界预计整个梅钢系产业集群九九年的利润总额怎么也要超过四十亿。

省属经营性国有资产,虽然拥有近两百家系统单位,总资产也要超过一千一百亿,但九九年所产生的利润,甚至仅有梅钢系的一半都还不到。

这并不是说李谷主持国企工委时,工作不力,实际上李谷主持国企工委两年多来,极大的改善了省属国企的面貌,推动一系列产业转移及重组工作,扭转了整体亏损的局面。

也正因为李谷在淮煤发展壮大、在淮海融投成立及推动淮煤东出等重要工作中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故而才能调到徐城市长这么一个重要岗位上,也是计经系在淮海仅次于徐沛的旗帜性人物。

然而,就是在推动淮海经济产业发展之上,李谷的成绩,还是没有办法跟沈淮相提并论。

在座的苏平、蒋卫平、鲁俊生等人,可能对沈淮这些年来发挥的作用,还不甚了解,但蒋益彬心里是极清楚的,除了梅钢自身体系崛起之外,新浦-梅溪两港的江海联运体系,东华产业集群的整体崛起,以及淮煤东出、淮电东送两大国家级重点工程,沈淮在其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现在沈淮言下之意,要直接叫停原野跟北汽的合作方案,不要说周大年等人阻挠了,就算是徐沛省长想要继续支持原野跟北汽的合作谈判,大概都要考虑再三吧?

蒋益彬曾以为赵沫石作为徐沛省长的座上嘉宾,总应该能叫沈淮有些顾忌,然而看眼前赵沫石跟沈淮交锋的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